Martin Audio助力謝天笑“那不是我”2018演唱會
3月24日晚十點,在“是誰把我?guī)У竭@里”的華麗尾奏中,謝天笑“那不是我”2018演唱會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順利落幕,它與前一天(3月23日)的加場一起,為周末的北京獻上了一次雙日搖滾盛宴,謝天笑也成為繼崔健之后第二個在工體連開兩場個唱的搖滾音樂人。
在開演前,北京工人體育館周圍即已車馬鼎沸,甚至有外地趕來的歌迷剛下火車便守候在工體館北門門口,等待放行的指令。在場內(nèi),就坐的觀眾們有的相互交談,猜想著歌單曲目,也有觀眾早已凝神屏息,提前讓自己進入狀態(tài),音樂聲未起,但現(xiàn)場的氛圍已經(jīng)臨近沸點。
場館的燈光暗下后,開場的迷幻氛圍intro緩慢鋪陳,在幽冷的藍色舞臺燈光下,襯出煙霧縈繞的背景,于陰郁中聚攢著無形的力量。一襲黑衣的謝天笑在垂幕后出現(xiàn),隨著數(shù)千人的尖叫與呼聲,演出拉開了序幕。一曲廣為人知的代表作《幸福》迅速以巨大的沖擊力釋放出無與倫比的能量,在躁動中將觀眾引領(lǐng)到整個演唱會的氣氛中。然而,這僅僅是一個開始,接下的《窗外》則變本加厲地掃蕩起全場……緊隨其后的《阿詩瑪》掀起了本場演出的第一個高潮,伴著背屏上紅色熔巖般流淌溢出的超自然景象,內(nèi)場的觀眾全部從座位上站立起來,忘卻了這里本應(yīng)是正襟危坐的劇場坐席。而重新編排的鍵盤律動,也以新的節(jié)奏形式來烘托起全場的情緒。在廣為人知的《把夜晚染黑》之后,謝天笑獻上了去年新專輯《那不是我》的同名之作,它將演唱會的主題以最為直接的形式展示在舞臺上,樂迷們對這首歌的熟悉程度,也完全不亞于那些老歌,眾多樂迷加入到“那不是我”的和聲中。在《螞蟻》之后,古箏演奏家丁雪登臺,用古箏SOLO結(jié)束了第一個樂章的演出,全場的氣氛也暫時松弛下來。
伴著背屏上流動的那一幀幀筆調(diào)濃重的黑白水墨影像,第二個樂章在《人無姓名》中開始,它和隨后的《烏云的新意》、《最古老的舞蹈》也都是新專輯《那不是我》中的代表之作,但全部進行了重新編排與演繹,錄音室版本中弦樂的部分被鍵盤改寫,依然烘托出層疊入神的幻化感覺,但新的節(jié)奏型與舞曲節(jié)拍,也為其賦予了前所未有的表現(xiàn)力,作為謝天笑新作中Groung與Electric的融合典型,它在現(xiàn)場演繹時顯得立體感十足,填滿了整個工體館的空間?!痘\中鳥》、《再次來臨》之后,新歌《藏在樹下的匕首》為整場演出的第二個樂章劃上了休止符。
而全場最為期待的第三樂章,也是本場演出的重頭,《不會改變》、《向陽花》、《冷血動物》三首膾炙人口的名作連排,全場的觀眾早已從座位上立起,全然忘卻了前方的隔欄與腳下的臺階。眾人口中“謝天笑牛逼”的呼聲始終沒有停歇,并跟著硬朗、宏大的樂章?lián)]手、甩頭,甚至在臺下樓梯的連接處,有部分不能自已的歌迷偷偷跑起了“小火車”,另一部分樂迷則用從頭到尾的跟唱,呼應(yīng)著波瀾起伏的思緒。
最后一首壓軸曲目——《是誰把我?guī)У竭@里》,不僅是精彩收尾之作,同時也呼應(yīng)著眾多樂迷激蕩的內(nèi)心,屏幕上升起了蒸騰的蘑菇云,氤氳中變化玄妙,謝天笑與臺上樂手臺下觀眾一同進入忘我的境地,當曲目結(jié)束,謝天笑俯身用吉他撕咬起古箏上的琴弦,曼妙凌厲的嘶鳴延遲回繞,嘯叫不停,而此時臺下狂熱的呼聲已經(jīng)此起彼伏。要不是場內(nèi)的燈光與廣播的共同提醒,可能并沒有人意識到這場演出的結(jié)束,耳膜邊,依然是那些凌厲癲狂的未了余音。
在一次采訪中,謝天笑說道:“我的演唱會絕對不是晚會式的。不是那種花哨的,很炫的。真正的搖滾現(xiàn)場,就是吉他、貝斯和鼓,簡單但是講究。演唱會要有想法、態(tài)度和觀點,而不是讓人看你有多土豪,花了多少錢。
而在整個演出體驗中最為重要的聲音環(huán)節(jié)上,依托于國際上最為先進的設(shè)備硬體,摩登天空的制作團隊在音響工程上精益求精,通過精準的執(zhí)行力與掌控力,呈現(xiàn)出最完美的現(xiàn)場音效。
現(xiàn)場擴聲系統(tǒng)使用了太平寶迪代理的頂級音響品牌英國Martin Audio的線陣列音箱和舞臺返聽系統(tǒng)。Martin 使用獨創(chuàng)的驅(qū)動器負載技術(shù),結(jié)合毫不妥協(xié)的恒定指向性號筒,Martin的線陣列能提供卓越的效能水平和覆蓋的一致性,為現(xiàn)場觀眾帶來了最頂級的聽覺享受。
于踏入樂界已經(jīng)二十余年資深音樂人謝天笑而言,“那不是我”演唱會堪稱是一次升華式的進擊,從2013年的“幻覺”到2015年的“搖滾交響”,再到如今2018的兩場連開的“那不是我”,謝天笑已經(jīng)全然將標簽式的印記拋至腦后,古箏雷鬼,現(xiàn)場之王,搖滾新教父……這些標簽只不過是外界所予,卻絲毫沒能將謝天笑的創(chuàng)作固化在一個停滯的水平線上,在多年以來的那些風(fēng)起云涌的音樂浪潮中,他始終沒有停下對搖滾樂那多元性、實驗性、包容性的探索,在廣大歌迷心中,謝天笑始終是獨特、桀傲、力量與思考的化身。連開的這兩場“那不是我”工體演唱會,演出前門票火速售罄、演出后飽受贊譽,這也再度證明了謝天笑身上所聚合的那些勇猛、真誠而宏大的復(fù)合型能量,永遠在啟發(fā)并感召著當下的獨立樂壇。